一、游资盟主的成长之路:在涨跌中淬炼投资哲学配资在线平台
1967 年出生的,人生起点与资本市场毫无关联。大学毕业后,他先后从事家电销售与复印机维修工作,直到 1996 年,怀揣 5 万元积蓄踏入股市,才开启了一段横跨三十年的传奇征程。彼时恰逢 A 股市场底部,叠加当年炒股可透支的机制红利,他凭借对市场节奏的敏锐把握,仅用一年就将资金从 5 万翻至 20 万,1999 年突破 500 万,2000 年更是飙升至 3000 万,四年间资金规模暴涨 600 倍。
早期的顺风顺水并未让章建平迷失。2000 年,他带着 3000 万资金闯荡香港创业板,却遭遇职业生涯重创 —— 半年内亏损近半,1500 万资产蒸发。这次 “血的教训” 让他彻底领悟 “敬畏市场” 的真谛,也推动其投资体系从 “野蛮生长” 向 “理性成熟” 蜕变,确立了 “只跟最强风” 的核心哲学。此后数十年,他在 A 股江湖持续进阶:2007 年大牛市中,资金规模突破 20 亿,单年股票成交金额达 700 亿,缴纳印花税近 2 亿元;如今手握百亿资金,以国泰君安上海江苏路等营业部为阵地,成为游资界公认的 “常青树” 与 “善庄”—— 其操作极少砸盘,总能给跟风资金留足退出空间。
在漫长投资生涯中,章建平逐步形成独特的操作体系:既善用 “集中火力打歼灭战” 的龙头战法,曾推动北辰实业翻倍、中国铝业涨至 60 元;也坚守风险控制铁律,严守 “单只个股仓位不超 5%” 原则,通过家族账户协同作战分散风险。而真正奠定其 “冷门赛道突击高手” 地位的,是他在 AI 算力领域的精准布局,尤其是对寒武纪的投资。
二、寒武纪之战:35 亿豪赌与 56 亿浮盈的逻辑密码
2024 年第四季度,当寒武纪仍因 “7 年累计亏损 49 亿” 被市场质疑为 “下一个乐视网” 时,章建平已悄然启动布局,以约 30 亿成本首次建仓 533.88 万股,看好其国产 AI 芯片龙头的赛道价值。这一决策背后,是他对产业趋势的深度研判:寒武纪虽长期亏损,但作为 “科创板 AI 芯片第一股”,其产品已覆盖云服务器、边缘计算等核心场景,且 2024 年 Q3 存货达 10.15 亿元、付现金额同比激增 588%,这些前瞻指标暗示下游需求已进入爆发前夜。
2025 年第一季度,寒武纪股价出现回调,市场争议再度升温。章建平却逆势加仓 74.75 万股,追加投资约 4.5 亿,总持股量增至 608.63 万股,以 1.46% 的持股比例跻身第七大流通股东。这一操作延续了他 “别人恐惧我贪婪” 的风格,而后续财报很快验证了其判断:2025 年一季度,寒武纪营收 11.11 亿元,同比暴涨 4230.22%,归母净利润 3.55 亿元,成功扭亏为盈;半年报更显示营收达 28.81 亿元,净利润 10.38 亿元,盈利能力从 “昙花一现” 转向 “持续增长”。
随着业绩爆发,寒武纪股价一路飙升:2025 年 8 月 28 日,股价超越贵州茅台,章建平持仓市值达 96.6 亿;截至 10 月 17 日,其持股量已增至 640.65 万股,按收盘价计算市值近 80 亿,相较 34.96 亿总成本,浮盈超 49 亿,收益率近 167%。这场战役的成功,并非偶然:
赛道判断精准:他抓住 AI 算力国产化浪潮,认定寒武纪思元 590 芯片(7nm + 工艺,算力达 512TOPS)具备与国际巨头抗衡的潜力;
时机把握独到:在公司业绩爆发前完成建仓,避开后期追高风险;
心态足够坚定:面对股价回调与市场质疑,始终坚守直至价值兑现。

三、传奇背后:游资教父的不变初心与进化之道
从复印机维修工到百亿游资盟主,章建平的三十年传奇,本质是一部持续进化的投资史。早期靠勇气与市场红利起家,中期在挫折中完善体系,如今则以 “政策 + 产业 + 资金” 的三维研判框架,在冷门赛道中发掘机会。他虽手握巨资,却始终保持简朴生活 —— 偏爱葱油拌面,不用智能手机,极少出现在公众视野,这种低调与他在市场中的凶悍操作形成鲜明反差。
寒武纪之战并非孤例。2023 年,他以 20 亿元封板中科曙光,三个月获利 80%,点燃 AI 算力板块行情;更早前,在 “口罩概念” 爆发初期精准布局,在恒立实业 11 连板行情中斩获丰厚收益。这些操作共同印证了他的投资逻辑:冷门赛道并非无价值之地,关键在于穿透短期争议,捕捉产业趋势与业绩拐点的共振信号。
如今,章建平的持仓动向仍是短线资金的重要风向标。从 5 万到百亿,从追涨杀跌到精准突击,他用亲身经历诠释了:资本市场的真正高手,既要能在风口起舞,更要敢在冷门中坚守,而敬畏市场、持续进化,才是穿越牛熊的终极密码。
佳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